2025-01-09浏览次数:0来源:利菲尔特
定义区分
过滤精度:是指滤材能够有效拦截的最小颗粒尺寸,通常用微米(μm)来衡量。例如,某通油过滤材料的过滤精度为 5μm,这意味着该材料理论上能够阻止直径大于等于 5μm 的颗粒通过。
过滤效率:是指在过滤过程中,被过滤材料捕获的颗粒数量与进入过滤材料的颗粒总数量的比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比如,过滤效率为 99%,表示进入过滤材料的颗粒中有 99% 被捕获,只有 1% 通过了过滤材料。
正相关关系
一般情况下,过滤精度越高,过滤效率也越高。当过滤材料的孔径越小(即过滤精度越高),能够被拦截的颗粒就越多,从而使更多的颗粒从油液中被分离出来,过滤效率也就相应提高。例如,在过滤含有各种尺寸颗粒的润滑油时,精度为 1μm 的滤材相比精度为 10μm 的滤材,能够捕获更小的颗粒,对小颗粒的过滤效率更高。
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复杂关系
油液性质和颗粒特性:油液的粘度和颗粒的形状、密度等因素会影响这种关系。高粘度的油液可能会使颗粒更难通过滤材,即使滤材的过滤精度稍低,也可能因为颗粒在油液中的运动受限而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而对于形状不规则的颗粒,即使其等效直径小于滤材的过滤精度,也可能由于卡在滤材的孔隙中而被拦截,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过滤条件:过滤速度(流速)和压力也会对两者的关系产生影响。如果流速过快,颗粒在滤材中的停留时间过短,即使滤材有较高的过滤精度,也可能导致部分颗粒来不及被拦截就通过了滤材,从而降低过滤效率。同样,过高的压力可能会使滤材的孔隙变形或扩大,降低实际的过滤精度,进而影响过滤效率。
滤材的纳污容量和堵塞情况:滤材的纳污容量决定了它在堵塞前能够容纳的颗粒数量。当滤材接近其纳污容量时,过滤效率可能会下降,尽管其过滤精度并没有改变。这是因为过多的颗粒在滤材表面堆积,可能会导致新的颗粒绕过已堵塞的区域或者使滤材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降低过滤效率。
利菲尔特为您提供通油过滤材料的过滤精度和过滤效率的关系, 聚焦实时热点,感知前沿动向,让您全面了解利菲尔特的最新动态和滤芯行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