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9浏览次数:0来源:利菲尔特
通油过滤材料的性能及测试方法如下:
性能
过滤精度:指滤材能够有效拦截的最小颗粒尺寸,通常用微米(μm)来表示。过滤精度越高,能拦截的颗粒越小,过滤后的油液清洁度越高。例如,航空航天领域的液压系统通常要求过滤精度达到 1μm 甚至更高,以确保液压油的清洁度,防止微小颗粒对精密液压元件造成磨损和卡滞。
纳污容量:是指滤材在达到规定的过滤阻力或过滤效率下降之前,能够容纳的污染物的总量。纳污容量大的滤材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过滤性能,减少更换滤芯的频率。如工业用大型液压系统中的过滤器,需要使用纳污容量大的滤材,以降低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流量阻力:即油液通过滤材时所受到的阻力,通常用压差来表示。流量阻力越小,油液通过滤材的速度越快,系统的能耗就越低。在一些对流量要求较高的油过滤系统中,如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油过滤系统,需要选择流量阻力小的滤材,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润滑和散热。
与工作介质的相容性:滤材应与所过滤的油液在化学性质上相容,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溶解、膨胀或变质等现象。例如,在使用合成润滑油的系统中,需要选用与合成油相容的滤材,否则可能会导致滤材损坏或油液性能下降。
机械强度:包括滤材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磨损能力等。在过滤过程中,滤材需要承受油液的压力和流动的冲击,以及杂质颗粒的摩擦,因此需要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止滤材破裂、变形或磨损。如在高压液压系统中,滤材必须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才能保证过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测试方法
过滤精度测试:常用的方法是多次通过试验法,该方法由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流体动力研究中心费奇博士领导开发,后成为美国国家标准,并在 1981 年被纳入国际标准。在试验系统中按规定投入试验用粉末,使污染油液通过被试滤芯或过滤材料,在几个压差点分别在滤芯前后取样测试,测出滤前和滤后至少 6 个不同尺寸的颗粒数量,再将滤前颗粒数除以滤后对应尺寸颗粒数得出过滤比(β),从而确定过滤精度。
纳污容量测试:一般在专门的试验台上进行,将一定量的污染物逐渐加入到油液中,使其通过被测试的滤材,同时监测滤材前后的压差变化和过滤效率。当压差达到规定的极限值或过滤效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记录此时滤材所容纳的污染物总量,即为纳污容量。
流量阻力测试:将滤材安装在测试装置中,使一定流量的油液通过滤材,测量滤材前后的压差,该压差即为流量阻力。可以通过改变油液的流量,绘制出流量与压差的关系曲线,以全面了解滤材在不同流量下的阻力特性。
相容性测试:将滤材浸泡在待过滤的油液中,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浸泡试验,然后观察滤材的外观、尺寸、重量、强度等性能的变化,同时检测油液的性能指标,如粘度、酸值、闪点等,以判断滤材与油液是否相容。
机械强度测试:包括抗拉强度测试、抗压强度测试和耐磨性能测试等。抗拉强度测试可使用拉力试验机对滤材进行拉伸,直至其断裂,测量断裂时的拉力大小;抗压强度测试则是对滤材施加一定的压力,观察其在压力下的变形和破裂情况;耐磨性能测试可通过模拟滤材在过滤过程中的磨损条件,如让滤材与一定硬度和粒度的颗粒进行摩擦,测量滤材的磨损量和耐磨时间等。
利菲尔特为您提供通油过滤材料的性能及测试方法, 聚焦实时热点,感知前沿动向,让您全面了解利菲尔特的最新动态和滤芯行业解读。